- · 《城建档案》栏目设置[06/30]
- · 《城建档案》收稿方向[06/30]
- · 《城建档案》投稿方式[06/30]
- · 《城建档案》征稿要求[06/30]
- · 《城建档案》刊物宗旨[06/30]
在共融互通中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作者:王东红(陕西师范大学) 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在对未来城市的探索中,生态文明要素必不可少。但生态城市建设不是生态与城市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内外系统及
作者:王东红(陕西师范大学)
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在对未来城市的探索中,生态文明要素必不可少。但生态城市建设不是生态与城市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内外系统及其多种要素的纵深相融。
抓好自然生态、城市工作、人文关怀的融入
生态城市建设要顺应自然规律、适应城市工作要求、满足人民期待。生态城市建设首先要让自然生态环境融入城市,形成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城市建设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使城市内部的水系、绿地同城市外围河湖、森林、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
生态城市中的“生态”,不只是纯自然层面和生态学意义上的生态,更强调全局性、整体性、协同性、平衡性,这就要求生态文明要素浸润到城市工作的全过程和各领域,特别是要贯穿于城市的功能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环节。在生产生活空间布局、人口用地规模管控、产业类型结构调整等方面,也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使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生态城市是环境与社会的复合体,其建设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服务于人的绿色生活和身心健康。这就需要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特别是社区建设中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使工作、居住、休闲、交通、教育、医疗等有机衔接、便利快捷。
抓好历史文化、现代科技、地域环境的融通
生态城市建设要有特色,在传承文化、运用科技、借鉴经验中树立品牌。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不仅要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而且要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民俗特点、建筑风格等基因,将良好生态与城市精神关联,成为展现城市形象的发力点。
生态城市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从实际出发,在工程建造、清洁生产、能源利用、废弃物处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研发和广泛运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材料等。同时,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应用结合起来,使生态城市的运营和服务更精细。
总之,生态城市建设既要避免缺乏特色风貌的“千城一面”,又要防止盲目仿造和复制。利用生态技术时,应在注重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
抓好主体参与、新老城乡、显隐评价的融合
生态城市建设涉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各领域,必须加强党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领导,还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实现生态城市的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必须打破主要依靠行政手段、依赖政府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局面,补齐市场机制不足、社会参与不够的短板,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增强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生态城市建设应注重内部的工业区、商业区与居住区等生态功能区划,将新城开发建设、示范辐射与老城保护修复、改造整治相结合。还应加强与外部区域的联系,特别是要实现城市与乡村在空间、功能、产业上的分工互补。
生态城市建设需注重多元长周期评价反馈,其成效体现在水、气、土、声、辐射和植被覆盖、生物丰度等人居环境质量指标上,也体现在绿色的基础设施、景观设计、建筑园区等载体上,还体现在形成的政策、制度、技术、标准等方面。
生态城市建设应避免政府唱“独角戏”,更要切实用生态良方破解“城市病”,久久为功,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形成在一定范围内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城市建设经验。
文章来源:《城建档案》 网址: http://www.cjdazz.cn/zonghexinwen/2021/0622/1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