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枣庄“创新驱动型”海绵城市建设助力城市高质

来源:城建档案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辛宇航 枣庄报道 6月22日上午,枣庄市海绵城市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举行。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枣庄海绵城市建设初见成效,已建成海绵城市面积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辛宇航 枣庄报道

6月22日上午,枣庄市海绵城市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举行。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枣庄海绵城市建设初见成效,已建成海绵城市面积57.3平方公里。下一步枣庄海绵城市建设主要的方向就是推进海绵城市系统化、全域化建设。

突出建设重点,分区分期推进

枣庄按照“分区、分期”的海绵城市建设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系统布局,“十三五”期间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相关规划计划,分别在滕州市、薛城区、枣庄高新区、市中区、峄城区、山亭区、台儿庄区选择若干地块作为近期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区域,制定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明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管控要求,逐级细化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一是建设了一批水系治理、河道整治等生态环境优化提升项目,如市中区东沙河、西沙河治理工程,薛城区龙潭公园提升工程、台儿庄城区湿地建设工程、滕州高铁新区海绵工程等,通过系统化海绵城市建设,使水体自然生态岸线得到有效保护。“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改造硬质河岸81.5公里,河道整治工程初见成效,区域内雨水蓄调及污染防治能力得到增强,生态斑块、生态廊道、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敏感区得到逐步改善。

二是通过雨水回收利用、再生水回用、降低管网渗漏等途径,开源节流,优化水资源结构。除规划设置的专用调蓄水体外,新建和改建项目推广雨水综合利用,对新建的住宅小区,实验高中、实验小学、龙潭实验学校等教育机构,市妇幼保健医院新城分院、市立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市文体中心、万达商城等文化体育场馆和商业综合体等5大类项目,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推广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雨水收集等设施建设,在消纳自身雨水径流的同时,尽可能为周边区域提供雨水滞留、缓释空间,通过回收利用雨水用于室外绿化浇灌,在提高区域内涝防治能力的同时节约了水资源。

三是转变传统道路建设理念,以渗水引流为重点全力打造海绵型道路,提高道路对雨水的渗排能力。实施了市中区中兴大道、青檀北路、峄城区滨河东路、滨河西路、福兴东路、薛城区新城行政中心区周边路网改造、滕州市飞龙大道、上善大道、山亭区府前路、泰和路等城市道路人行道透水铺装、道路绿化带改造,将道路径流引到绿地空间。对易积水路段和设计标准较低的城市内涝区排水系统进行提标改造,对尚未敷设雨水系统的区域新建高标准雨水排放系统,进一步完善道路排水设施,缓解城市路面积水和城市内涝情况。实施雨水泵站新建提升改造,在道路易积水地段新建、增设雨水收集口,对现有雨水收集口进行定期清理维护。通过一系列工程改造措施,城区内道路易积水区域得到有效缓解或根治,马路行洪现象明显减少,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截至目前,全市共实施建筑小区、城市道路、城市广场绿地和城市水系等各类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约172个、建成海绵城市面积57.3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6%,海绵城市建设初见成效。

倡导“海绵+”理念 重点打造亮点、推进试点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枣庄市充分利用国家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契机,转变城市建设发展理念,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加快城市转型、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指导各区(市)逐步推广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大力发展海绵城市建设,逐步推动城市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探寻一条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发展的新路,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枣庄市先期以打造亮点、推进试点为重点,以工程为点、以先行区为线、以试点区为面,探索“渗透海绵理念、落实海绵规划、普及海绵措施”项目建设模式,逐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一是在新建小区、公共建筑、道路、公园、水系、广场等项目建设中“渗透海绵理念”,推广低影响开发技术应用,通过对开发小区、室外景观、城市道路、园林绿化、城市排水等城建项目海绵城市理念的渗透,不断强化全社会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知度,提高海绵城市建设的普及性。

二是探索制定系统性规划措施,在规划中落实海绵城市功能分区,确定海绵城市建设先行区和示范区,结合城市组团不同特点特色,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制定差异化的规划建设指引,积极推进海绵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和普及,科学有序推进各区海绵城市建设。


文章来源:《城建档案》 网址: http://www.cjdazz.cn/zonghexinwen/2021/0622/1073.html



上一篇:枣庄海绵城市建设初见成效,占建成区面积26%
下一篇:太仓城建集团:拟发行3亿超短期融资券? 用于偿

城建档案投稿 | 城建档案编辑部| 城建档案版面费 | 城建档案论文发表 | 城建档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城建档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