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建档案》栏目设置[06/30]
- · 《城建档案》收稿方向[06/30]
- · 《城建档案》投稿方式[06/30]
- · 《城建档案》征稿要求[06/30]
- · 《城建档案》刊物宗旨[06/30]
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工作模式研究建档工作思考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 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全新判断: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
一 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全新判断: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 研究意义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已经比过去的环境要复杂的多,高校大学生又正处于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心理状况也因为不同的环境背景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有学者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大学生特定社会角色的要求,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分为,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具有正确的自我认识,接纳自我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控制情绪和善于交往的能力,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和符合年龄特征的行为。
在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工作的思考和探索中,建立一个完善的体系和网络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保证。这些数据不仅仅是用着筛查需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学生,更是加强对普通学生的了解,并且提前了解到可能会出现心理困扰的学生心理状况的变化,这不仅有助于二级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管理,也能大大配合学校心理健康工作。
三 目前存在问题
笔者对成都部分高校心理健康中心进行了一些访谈工作,结合文献资料归纳出目前来说成都市高校心理建档工作呈现了如下几个特点。
(一) 心理健康档案的定位不准确
在高校教育中,开展心理普查和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主要目的是用来筛选心理障碍患者。马建青等认为应该是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是服务全体大学生而不是少数大学生的。如果只是关注需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学生是比较片面的,而且心理健康普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也较大,仅仅是关注问题学生,这个心理普查结果没有真正发挥其该有的作用。在访谈中也了解到,大部分心理健康工作者所更加关注的也是从心理普查工作的结果,对测试的过程以及对大部分在测试结果上表现正常的学生会不自觉地有一定程度的忽略。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档案也是基于心理健康普查的结果建议的,维度较单一。并且新生心理健康普查都是开学后一个月内进行,本身学生就存在着适应的问题,普查结果也未必准确。
(二) 普查工具的不完善和不科学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还是采用量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数据的搜集。根据调查和搜集资料,目前大部分高校还是采用是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心理测量工具本身作为一个参考依据,随着年代和常模的变化本身就有其局限性。再加上心理健康测试时所受到的其他因素如主试等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 心理健康档案缺乏动态更新
心理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随着大学四年本身的学习生活特点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根据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诸因素和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一般把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以四年制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即心理适应阶段(这个阶段是在大学一年级,其主要特征是对环境的不适应和思想的不稳定)、全面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从大学二年级到三年级,其主要特征是积极追求精神上的丰富和多方面地发展自己的能力)、职业定向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为职业选择和定向做最后的准备,对未来产生了美好的憧憬)。如果我们只是根据大一新生普查的结果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那么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态的连续性就会受到时效性的限制而不那么科学。往往很多问题,比如学业、情感以及人际交往问题是在大二年级才开始慢慢出现在大学生中。
(四) 心理健康档案应用的局限性
心理普查是结果的应用目前仍然是以筛查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为主,对于大部分心理普查结果相对正常的学生关注较少,除开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此结果也不会反馈给学生本人以及学生所在的学院。心理健康档案的使用目前还是局限在解决和预防危机问题问题,对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发展关注较少。
四 建议与思考
(一) 心理建档的宣传工作
在心理健康过程中尤其是在进行新生心理普查时,对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宣传,同时也对心理健康普查进行一定程度的说明,帮助学生更有客观和积极的看待心理健康档案。营造出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让学生不要一听到心理健康普查就认为是在找寻问题学生。而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学会积极关注自身心理健康。
文章来源:《城建档案》 网址: http://www.cjdazz.cn/qikandaodu/2021/0523/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