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基本模式探析

来源:城建档案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施行,该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认定、记

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施行,该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认定、记录、建档,建立健全调查信息共享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一直以来不仅是学界研究的热点,而且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关注的重点。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杂性、多样性、分散性等多元化特性,其实际保护工作中建档模式的构建仍不成熟。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模式的建立需要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自身特性,同时又要结合档案管理基本理论。以下是笔者在通过对多例非遗建档实例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做法,同时借鉴建档基本理论知识,按建档“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五步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基本模式作的初步探索。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是非遗建档的前提和基础,是整个非遗档案管理流程的首要环节,直接决定着非遗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1.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收集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的收集过程中,会遇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资料和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辨别这些材料的真伪,尽量确保资料信息的准确无误,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本真与原形。坚持真实性原则,不仅要求我们在档案收集的过程中尽量争取获得第一手资料、找准找对收集对象,而且对于收集到的资料还要通过查寻史料追本溯源式地全方位考证。

(2)及时性原则。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生存状况复杂,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濒临灭亡,然而目前人们的非遗保护意识并不尽如人意,面对非遗建档更是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此强调及时性原则,主要针对非遗档案的动态性与濒危性特点,要求发现一项、记录一项、收集一项,做到不拖延、不遗漏,及时建档。

(3)系统性原则。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本就是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系统性原则体现在非遗建档收集工作中不仅要求收集档案资料要内容齐全,能帮助人们形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认识,而且要求能在质量上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内在的系统性和有序化。因此,非遗档案的收集要注重在完整的基础上强调档案之间的内在关联,践行系统性原则。

2.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收集的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收集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大部分,分别是非遗项目申报与保护中形成的档案、非遗本体档案以及非遗传承人档案。

(1)非遗项目申报与保护中形成的档案。非遗项目申报与保护中形成的档案主要是指在非遗申报、抢救、保护、传承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档案。在非遗申报过程中,申报单位会形成各类非遗项目的申报书、保护计划以及必要的支撑材料等;在后期的传承式保护工作中,又会形成大量的培训资料、法律法规文件等。这些都会以文字、表格、图片、视频、录音等形式构成非遗档案收集内容的第一部分——非遗项目申报与保护中形成的档案。

(2)非遗本体档案。非遗本体档案主要是指记录和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原貌的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材料以及相对应的实物与场所等。这一部分非遗档案能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发展过程,具有动态性特征,不仅是收集的重点对象,还应强调动态式收集,不断更新与补充收集内容。

(3)非遗传承人档案。非遗传承人档案是指记录和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自然状况、文化背景,说明传承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状况、传承状态,以及在传承人认定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资料[1]68。非遗传承人档案的收集应当遵循动态立档原则,对非遗传承人进行动态的调查和记录,不断充实非遗材料,维护非遗的传承性和动态性。

3.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收集的方法。档案管理理论中档案的收集工作可以归纳为“接收”与“征集”两大主要形式,“接收”多为被动获取,“征集”则为主动收集。结合目前非遗档案收集的经验做法与专业的档案收集渠道,归纳为以下具体收集方法。

(1)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接收。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接收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按照档案工作法规要求,无偿地接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责任单位、保管单位或个人定期移交各类形式非遗档案的过程。“接收”具有明显的被动性,但它是最基本的档案收集渠道之一。但是,顺利完成非遗档案的接收是要以规范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为前提。规范的非遗档案管理工作体系要求文化部门主要负责具体的非遗档案收集,但是需要将收集整理好的非遗档案进行及时备份并定期将原件移交至同级档案馆保存,以实现各级各类档案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接收。与此同时,为了确保非遗档案接收工作的质量,档案部门在接收档案之前需要加强对移交单位的监督与指导,协助检查移交档案的质量。


文章来源:《城建档案》 网址: http://www.cjdazz.cn/qikandaodu/2020/0729/416.html



上一篇:档案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
下一篇:白族大本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

城建档案投稿 | 城建档案编辑部| 城建档案版面费 | 城建档案论文发表 | 城建档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城建档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